時間管理學,感覺楊老師對此已經精準掌握
在這堂課的一開始,其實老師也順便教了其他觀念
比方說:
成功的要素 = 1.距離(上課坐的位置代表著生活態度) 2.速度(背後的勇氣)
老師在台上丟下那本書,誰接得到?就看誰夠主動、夠迅速、也夠勇敢。
要把時間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→這句話讓我很有感觸,反思自己生活中所投入
什麼是時間?
對我來說,時間是個很無形的東西,對萬物而言卻有絕對的影響力
「時間」包含三種特性:
1.存在性:生活的改變、生命的變化
尤其變化愈大,對時間的感受也愈快
因此可以說,時間的存在,來自於變化
楊老師鼓勵我們,多參加活動、多認識人,讓生活產生化學變化
時間管理=目標管理(ex.為什麼我今天選擇花時間來聽課?)
2.資源性:時間無法重來,因此現在做什麼很重要!
現在做的事情決定了未來會過得如何,故要把時間投入在有價值的事物上
林俊傑:「我慶幸自己沒有走跟別人一樣的路。」
看得到自己才是有智慧→常與自己對話、省思,別只看著外界
時間無法「儲存」,因此更要珍惜時間
人對於使用”金錢”相當謹慎,那”時間”呢?
時間其實比金錢更重要,因為錢可以再賺,但時間過去了就沒了!
→其實這個觀點,應當套用在工作與人際關係的比例平衡上.
3.公平性:過去、現在、未來
現在最重要→過去的累積決定了現在的樣子(要學會放下、原諒);現在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的樣貌(若走不出來就無法改變,因此遇到問題要積極解決)
楊老師帶我們做時間管理的自我評量,我把問題記錄了下來:
一、每天設定目標
二、每天達成目標
三、是否知道時間浪費在哪
四、是否善用最佳狀態時間
五、是否有排序生活事項
六、是否在意如期完成
七、是否反省檢討
八、是否每天正向積極
九、是否保持專注
十、是否擅長與人溝通合作成功
這十項問題,我相信如果每天都在睡前自我檢討,一定會愈來愈進步!
後來提到時間管理學的演進,分為四代:
第一代→備忘功能
第二代→目標規畫、寫行事曆
第三代→價值取向
第四代→羅盤原則
當代所處的第四代,所謂的羅盤原則,又分成五種
1.行動原則
(1)積極主動(2)守時守信(3)意志專注
2.組織原則
(1)目標設定(2)訂定計畫(3)管控進度
3.規律原則
(1)物歸原處(2)分類建檔(3)定期清理
4.學習原則
(1)多元閱聽(2)掌握關鍵(3)隨記心得
5.穩定原則
(1)維持健康(2)最佳狀態(3)正向情緒
另外還有提到「象限圖」的運用!把所有待辦事項列入四大象限中,能夠幫助自己更明瞭當下哪些事情是當務之急,將一堆事情做先後處理順序,有效提升效率,這是我非常需要不停學習與改善的能力。
而為何會浪費時間?內在與外在是會相輔相成的。
內在因素:拖延、貪玩、凌亂、恐懼
外在因素:意志、自制、方向、自信
楊老師有秀出自己的每月份工作管理進度報表,現在我也正在模仿老師的方式,覺得嘗試幫自己的待辦事項做進度報表,更有助於警惕自己在處理事情方面的效率與能力,果然如老師所言,做這件事非常重要。
自我領導:靜心正念、正北方原則(找到方向)、發揮潛能
學會時間管理,就是學會目標管理,也就學會如何自我領導
學會控管自己的生活,就具備了自我領導的能力,此時就是領導團隊的開始。
留言列表